位置:首頁 > 燃氣資訊 > 10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全線竣工投產
10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全線竣工投產
瀏覽次數 879 , 日期 2013-10-30 , 燃氣設備 加入收藏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和田河氣田地面建設工程進行驗收,這項工程正式投運后,將大幅提升向南疆地區供氣的能力。 10月26日11時許,隨著和田河氣田內部集輸和外輸管道閥門的開啟連通,每小時4.04萬立方米的天然氣沿著剛剛投產的中國石油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管道直奔和田市。“氣龍”蜿蜒2424公里,每年近20億立方米天然氣將通過這條管道輸送到南疆5地州42縣(市),使400多萬名各族群眾享受“福氣”。
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是中國石油援疆的“一號工程”。在中國石油集團的指導和支持下,塔里木油田公司積極踐行央企社會責任,大力推進“西氣西用”,1998年6月建成輪南到庫爾勒市輸氣管道,1999年10月正式向庫爾勒市管輸天然氣,“氣化南疆”工程由此拉開序幕。14年來,這條管道累計向南疆5地州30個縣(市)輸送天然氣120億立方米,56個企業和50萬戶家庭享用優質天然氣。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后,總投資64億元的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于2010年7月在喀什開工,成為“氣化南疆”工程的延續和拓展。工程歷經3年建設,由4條主線和19條支線構成,與先期給庫爾勒和喀什供氣的“氣化南疆”管道對接,形成環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主干管網。
“福氣”改變了各族群眾的生活習慣,改善了生存環境。燒柴的少了,野生林木得以保護,區域生態環境得以改善,每年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20萬噸。喀什地區統計的數據顯示:森林覆蓋率已由“十五”期間的2.94%,提高至現在的4.02%;綠洲森林覆蓋率由過去的14.9%,提高至現在的23.5%;空氣質量明顯改善,2012年一級和二級天氣增至218天。
利民工程的“底氣”源于塔里木盆地天然氣勘探的不斷突破。經過24年來的艱苦會戰,塔里木油田先后高效建成11個大中型氣田,具備年生產天然氣220億立方米的規模能力。
利民工程帶動了南疆經濟騰飛。與天然氣相關的化工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在南疆涌現。如今的南疆大地,已經崛起一座座石油石化新城。
國家能源局有關人士表示,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通過建設天然氣管網,形成以管道輸氣為主,同時輔以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靈活供氣方式,解決南疆五地州縣級市、人口比較集中的大鎮以及沿途人口較為集中的兵團團場和鄉鎮、村莊生活用氣。對于改善南疆地區能源基礎設施,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當地各族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天然氣管道調壓閥
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是中國石油援疆的“一號工程”。在中國石油集團的指導和支持下,塔里木油田公司積極踐行央企社會責任,大力推進“西氣西用”,1998年6月建成輪南到庫爾勒市輸氣管道,1999年10月正式向庫爾勒市管輸天然氣,“氣化南疆”工程由此拉開序幕。14年來,這條管道累計向南疆5地州30個縣(市)輸送天然氣120億立方米,56個企業和50萬戶家庭享用優質天然氣。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后,總投資64億元的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于2010年7月在喀什開工,成為“氣化南疆”工程的延續和拓展。工程歷經3年建設,由4條主線和19條支線構成,與先期給庫爾勒和喀什供氣的“氣化南疆”管道對接,形成環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主干管網。
“福氣”改變了各族群眾的生活習慣,改善了生存環境。燒柴的少了,野生林木得以保護,區域生態環境得以改善,每年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20萬噸。喀什地區統計的數據顯示:森林覆蓋率已由“十五”期間的2.94%,提高至現在的4.02%;綠洲森林覆蓋率由過去的14.9%,提高至現在的23.5%;空氣質量明顯改善,2012年一級和二級天氣增至218天。
利民工程的“底氣”源于塔里木盆地天然氣勘探的不斷突破。經過24年來的艱苦會戰,塔里木油田先后高效建成11個大中型氣田,具備年生產天然氣220億立方米的規模能力。
利民工程帶動了南疆經濟騰飛。與天然氣相關的化工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在南疆涌現。如今的南疆大地,已經崛起一座座石油石化新城。
國家能源局有關人士表示,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通過建設天然氣管網,形成以管道輸氣為主,同時輔以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靈活供氣方式,解決南疆五地州縣級市、人口比較集中的大鎮以及沿途人口較為集中的兵團團場和鄉鎮、村莊生活用氣。對于改善南疆地區能源基礎設施,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當地各族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天然氣管道調壓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