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頁 > 燃氣資訊 > 武警工程師為讓戰友躲避滑坡飛石不幸被
武警工程師為讓戰友躲避滑坡飛石不幸被擊中
瀏覽次數 732 , 日期 2013-04-24 , 燃氣設備 加入收藏
蘆山地震已經過去三天,三天里,震區中的各種面孔,讓我們感動。
宋永科:為讓戰友躲避滑坡飛石,不幸被擊中,一度生命垂危——他是救援者。
高敏:清仁鄉面粉廠的老板娘,顧不上廠房被毀,無償向前來避難的村民贈米贈面——她是自救者。
程本勇:女兒被砸重傷,面對捐贈,他卻希望愛心人士捐助更需要的人——他是地震中堅強的人的代表。
21日中午12時許,武警交通1總隊3支隊6中隊少校、37歲的宋永科工程師帶領百余名官兵戰士在蘆山縣寶盛鄉玉溪村搶修道路時,被飛石擊中頭部,生命垂危。目前,宋永科經過手術已脫離生命危險。
為救戰友來不及避險
指導員史運山回憶說,21日中隊接到的任務是打通蘆山縣龍門鄉至寶盛鄉之間僅有的一條公路,這條路四五米寬,一側是陡峭高山,多處塌方嚴重、巖石滾落,另一側就是玉溪河。
宋永科奉命在玉溪村搶修被滾石阻斷的公路。“當時我們分兩個點,宋永科在前方一兩百米處,我在后方。”史運山說,開始只是一些小石塊滾落,搶修進展比較順利。
21日中午12時許,當地發生了一次比較強的余震,大量碎石從山頂砸落。宋永科不顧自身安危,拼命掩護戰友撤離。史運山說其他戰士很快撤到安全處,宋永科來不及躲,被飛石擊中。
宋永科被戰友抬到安全地帶時已經昏迷不醒,他的腦部、左耳、左膝被飛石擊中,血流不止。
史運山說,因為道路搶通的任務不能停,所以中隊長安排他把宋永科送往蘆山縣人民醫院,“但是醫院的條件無法救治,又緊急送到華西醫院。”
四個多小時手術救命
21日15時許,記者在華西醫院急診樓前碰到了被送來的宋永科,他的腦部經過簡單包扎,軍裝上沾滿了鮮血,眼睛紅腫。
經過華西醫院地震傷員綠色通道,宋永科被緊急送往重癥監護室,很快進行了手術。醫生經過檢查,確定宋永科右腦有淤血,左腿骨折,耳朵出血,傷勢嚴重,生命垂危。
21日16時許,醫生開始為宋永科做手術,手術室外一臉疲憊的史運山沒有睡意,“我們一起干了這么久,我得等他醒來。”武警交通1總隊后勤保障部戰士朱海濤也很快到達醫院,他是宋永科多年的戰友,“宋永科不能就這么離開,很多任務等著我們去完成。”
21日20時30分左右,經過4個多小時的手術,宋永科被推出了手術室,主治醫生表示,手術成功,宋永科沒有生命危險,情況比較穩定,但仍需要24小時觀察。
對于任務沒說過不
22日凌晨,武警四川總隊的領導前去探望宋永科,征得允許,記者陪同前往。
朱海濤正和宋永科遠在江蘇的家人講解病情。“宋永科老婆應該今天(22日)會到。”朱海濤說,出事后,他就聯系上了宋永科家人,讓他們時刻掌握情況。
朱海濤說,宋永科1995年入伍,先后參加過1998年抗洪、2008年南方冰凍天氣、汶川地震等幾個大災難的救援。“跟他十幾年戰友,多次出生入死,看到他這樣,我不能接受。”
在朱海濤眼里,宋永科樸實無華,關愛戰友,平時多喜歡鉆研一些道路搶修方面的書籍,“在我印象里,對于各種任務,他沒說過一個不字。”
“道路搶通是非常危險的任務,每次發生災害,他總是最先帶隊前往。”朱海濤嘆了口氣,坐在臨時搭的睡床上說:“他不應該在這里停歇,以往情況都比這次地震嚴重,他都沒事……”在朱海濤看來,宋永科實戰經驗豐富,不應該在那里受傷,但這就是樸實的宋永科,“發出緊急避險訊號,可以救到戰友,但他沒時間做出反應了。”
術后稱記者“辛苦了”
記者見到史運山時,他已經近40個小時沒合眼,“我得看著,換尿袋、換點滴,希望宋工早點好,后面還有更多的任務等著我們。”史運山說,“他有很強的原則,一定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不管多難的任務,他都能帶大家完成下來。”
22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病房看望宋永科,此時他已經稍微清醒一些,并能說少量話。記者問宋永科,“覺得好些了嗎?”宋永科點頭,向記者表示感謝。
此時,醫生過來給宋永科換點滴。記者不忍打擾宋永科休息,隨即向他告別。宋永科點頭示意,并向記者表示,“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