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頁 > 燃氣資訊 > 北京燃氣境外分紅,情何以堪
北京燃氣境外分紅,情何以堪
瀏覽次數 842 , 日期 2011-05-15 , 燃氣設備 加入收藏
北京燃氣境外分紅,情何以堪
北京燃氣這樣一家壟斷企業的高額收益卻被輸送到了境外,讓人情何以堪。這也顯示了壟斷企業境外上市的尷尬。
據《北京晚報》報道,在香港上市的北京控股集團下屬企業的管道燃氣業務去年總收入為141.2億港元,這項業務的年內收益約為19.6億港元,其中約有19.5億元用于股東分紅,分紅額度占其年度收益的99%。
內地上市公司的利潤分紅長期不能讓投資者滿意,這已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像北京燃氣那樣,將99%的利潤用作分紅,這對于內地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來說,實在還是一個不敢做的美夢。
北京燃氣所從事的業務是城市管道供氣,這在我國是一種壟斷行業。但是,就是這樣利潤豐厚并有長期保證的企業,其高額收益卻被輸送到了境外,讓人情何以堪。這足以顯示了近年來壟斷企業海外上市的尷尬。
現在能源、交通等一些行業仍實行著由國有資本壟斷的體制,這些企業雖然很多已成為上市公司,但由于國有資本占據著絕對的控股地位,因此并沒有改變它的國家壟斷的性質。盡管壟斷在近年來一直受到輿論的廣泛批評,但是對于一些投資者來說,所投資的公司如果占據了市場壟斷地位,卻未免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對象。
但是,這種占據了市場壟斷地位的企業到海外上市以后,當它們慷慨地向海外投資者提供高額投資回報的時候,它所構成的利益分配路線圖卻是那么地觸目,它等于是把內地居民為壟斷而支付的不合理支出拱手交給了海外市場。
北京燃氣將99%的年度利潤用于分紅,或許有這家公司的特殊情況,但是,它也向我們提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依靠壟斷體制得到穩定利潤的內地企業是否應該到海外上市?嚴格地說,壟斷企業與市場經濟格格不入,因此它不應該進入以自由競爭為基本原則的資本市場。
如果壟斷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大門難以關上,那么,至少我們必須把這種能夠給股東帶來壟斷利潤的企業留在境內,不讓壟斷的肥水白白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