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頁 > 燃氣資訊 > 山西陽城陶瓷園區清潔能源大改革
山西陽城陶瓷園區清潔能源大改革
瀏覽次數 295 , 日期 2017-04-08 , 燃氣設備 加入收藏
日前山西省陽城縣召開的環保工作及鐵腕治污行動推進會上提出,該縣陶瓷園區的15家企業要在4月底前全部用上清潔能源。
據了解,去年以來陽城對環境違法行為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對陶瓷、磚瓦、石料開采等8個行業的污染防治設施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查出環境違法案件68起,實施行政處罰350萬元;責令停產4起,按日計罰1起,向公安部門移送2起,對23人進行了責任追究。
今年1月至2月份,陽城縣成立了“工業企業檢查驗收”領導小組,對全縣陶瓷等工業企業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證照是否齊全、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國家新的行業排放標準、是否存在安全生產隱患等4個方面進行檢查驗收,并且春節停產企業必須經驗收方可恢復生產,當時有部分企業由于沒有通過檢查驗收推遲了生產時間。
對于陶瓷企業“煤改氣(煤層氣)”問題,陽城縣從2014年以來多次提出了整改時限,但由于多種因素制約并沒有落實。去年年底,陽城縣11家陶瓷企業完成了“煤改氣”,但由于山西能源煤層氣有限公司氣量不足,難以保證氣量供應,今年開春該縣要求陶瓷企業只能開一條生產線。
據知情人透露,由于氣量不足、管路不暢,目前陽城僅有7家陶瓷企業在用煤層氣,但也只是生產線在用,噴霧干燥塔還是燒煤。另有8家企業還在使用煤制氣。
雖然陽城縣提出4月底前陶瓷園區15家企業要全部用上清潔能源,但上述知情人說,就現在的氣量供應來說,4月底全部企業“煤改氣”幾乎不太可能,“推遲幾個月或有可能。”
不僅僅是陽城,今年以來淄博等產區也在大力推行“煤改氣”。但是在當前成本暴漲的背景下,“煤改氣”會讓陶瓷企業的成本大幅增加。據相關人員介紹,陶瓷企業使用煤層氣比使用煤制氣成本增加10%左右。
近日有專業人士指出,“不能過分神話了天然氣、煤層氣”。天然氣、煤層氣在燃燒過程中都會產生氮氧化物。而霧霾的主要成分是PM2.5,生成PM2.5的罪魁就是氮氧化物,所以“煤改氣”并不是根除大氣污染的“靈丹妙藥”。另外,在使用天然氣、煤層氣還會存在氣量不足、氣壓不穩、氣價上漲等問題,也會嚴重影響企業生產。
陽城陶企“煤改氣”相關新聞:
陶瓷企業推動 “ 煤改氣 ” 方式方法需“接地氣”
四川夾江陶企業將按步驟停止使用煤氣發生爐,并于今年6月30日前完成煤氣發生爐關停工作,改用天然氣已是惟一選擇;山西陽城要求全縣建筑陶瓷企業在年底前完成“煤改氣”工作;佛山收嚴排放標準,年底前被劃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擴大范圍內的陶瓷企業將要改用天然氣…環保壓力與日倍增,不少陶瓷產區都面臨著“煤改氣”的考驗。
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天然氣在工業生產中有著廣泛應用,“煤改氣”也成為一些地方改善環境、化解環保壓力的有力措施。陶瓷行業也不例外,各陶瓷產區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新政,力促陶瓷企業完成這一環保舉措。但近年來推進“煤改氣”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問題,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一個是天然氣的供應問題。現有天然氣資源是否能滿足包括陶瓷企業在內的工業用氣量需求?如何確保完成“煤改氣”后天然氣不會出現“斷氣”情況?此前某陶瓷產區曾發生過這樣的情況,氣源供應問題時斷時續、時有時無,讓企業苦不堪言。
天然氣的供應價格也是一個敏感話題。價格過高,企業承載過重,會誘發企業希望恢復水煤氣等能源的想法。之前就有行業媒體曾報道過此類新聞,“用不起”的只會讓企業敬而遠之。
天然氣價格存在地域差異,若價格適合,將助推企業發展,若價格偏高,則會成為阻力。但天然氣價格不可能是“全國統一價”,價格造成的成本差異,既可以是產品漲價的動因,也可能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地方政府主導并推動“煤改氣”,要更接地氣。做好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確保“煤改氣”系統工程有序進行。從環保及扶助企業的角度,尋求共贏的契合點,不能因為環保而不顧企業的承受能力。不能因謀劃不足、設計缺陷導致企業有閃失,地方政府的損失會更大。當然,也不能為了讓企業存活而任由企業繼續排放污染,地方政府也過不了國家環保這一考核與問責。找尋兩者的交集,既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治理智慧,更考驗著企業的經營智慧。
面對各陶瓷產區的“煤改氣”,地方政府要站在支持陶瓷業發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因地制宜把這一政策利好轉化為支持企業發展的實際行動,通過補貼、稅收、價格優惠等經濟杠桿和政策手段,讓企業積極進行能源結構的調整,這樣既實現了環保達標的終極目標,更助推了企業的持續向好發展。不信藍天喚不回,其實更需要地方政府與陶瓷企業共同發力,惟有如此才會創造雙贏的結果,讓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兩相宜。
作為推動“煤改氣”的主力,陶瓷企業面對環保的生存大考,應認識到“煤改氣”的積極意義,不遺余力推進“煤改氣”,這不僅是能源結構的調整、環保達標的需求,更是履行社會責任;不能僅顧眼前的茍且,更應關注詩和遠方。“煤改氣”后,來自環保的壓力將會被適度釋放,雖然會增加不菲的環保投入,但總比被環保部門檢查而被迫停產限產好得多。如果天然氣價格適合,還會增強陶瓷產品的價格競爭力。關鍵的是,“煤改氣”是陶瓷企業實現轉型發展的轉折點。
“煤改氣”可有效促進陶瓷業發展,政府部門應積極作為,充分利用好能源結構調整的契機,視之為陶瓷業的能源“供給側改革”重點。陶瓷企業也應視之為難得機遇,改善環保的切實行動。
據最新消息稱,我國油氣改革方案預計今年“兩會”后落地。有業內人士認為,2017年天然氣價格整體存在下調空間,下游工業用戶、分銷商或受益。陶瓷企業是否也是受益者之一?
推進陶瓷企業“ 煤改氣 ”山西陽城11家已完成
日前,山西陽城政府下發了《關于下發陽城縣推進建瓷企業煤改氣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縣建筑陶瓷企業在年底前完成“煤改氣”工作,并派專人負責企業內部煤改氣改造和供氣單位總管網鋪設督促協調。
目前安陽建瓷工業園區15家陶企已有11家在年前完成了“煤改氣”任務,剩余4家技術改造任務近期完成。
這是陽城第三次將陶瓷企業“煤改氣”列入環保治理重點。
2014年,《陽城縣大氣污染防治2014年行動計劃》首次提到,完成宇東、華冠、大自然、恒昌、三德、九龍、福龍、時代、大吉、龍飛、盛世、金石、天一、紅太陽、晶崗、月亮16家重點建陶企業煤改氣等清潔能源替代。
2015年,安陽建瓷工業園所有16家企業26條生產線,除紅太陽建材陶瓷公司接入煤氣層外,其他陶企燃料依然為原煤。為此環保部門加強了對建陶企業等重污染行業的在線環保監測以及加強環保執法,力爭2015年底完成煤改氣工作。
據介紹,陶瓷產業作為陽城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2013年安陽建瓷工業園區完成投資28億元,除本縣豐富的煤層氣資源外,其中西氣東輸管道的開通,為園區產品上檔升級提供了10億立方米的清潔能源。